
「那些熟悉全端的優秀開發者知道如何讓他們四周的人過得更輕鬆。」一篇在網路上發表於 2012 年 8 月、據說是「全端工程師」一詞最早起源的文章〈What is a Full Stack developer?〉裡這樣寫著。
在 MixerBox 的團隊裡就有這樣一位開發者。並且他的年紀只有 23 歲。
只用一年,新鮮人變成全端工程師
2022 年 6 月的某個晚上,時針剛跳過 9 點整,一個幸運兒以幾毫秒的差距在 MixerBox 平台上只用 58 折的價錢,就買到一隻全新的 iPhone 13。
對於這個幸運兒來說,這或許只是個小確幸。但對於年輕的軟體工程師 Howard 而言,這一刻很有意義。因為這天不僅是他加入 MixerBox 恰恰正好滿一週年,也是他一年來所獨力完成的第二個專案成功上線的日子。
這個 iPhone 快閃搶購活動的意義在於,整個交易是在 MixerBox 自家打造的平台上,完成了從商品選購到金流支付的整個流程。這意味著在全球擁有超過 3 億下載量的 MixerBox 正式進軍了 Fintech 領域,並已成功完成第一次壓力測試。
而這個平台正是由當時僅一年資歷的 Howard 所一手包辦前、後端程式開發。
經過數個月,現在這個平台更已從舉辦快閃搶購進化成「MixerBox 許願購商城」,每天都可提供數十項與那支 iPhone 同樣折扣低到不可思議的商品。
很難想像,不到一年前,當 Howard 才剛從台大資工畢業被 MixerBox 錄取為後端工程師時,他還是個沒有任何正職工作經驗的新鮮人。
他是如何在一年內從新鮮人到不僅掌握後端、更變身成全端工程師,並拿到高達 14 萬的一流薪資呢?
給一流人才一流待遇,就能做出一流產品
其實 Howard 在學生時期就曾經展現出超強的快速學習力。大學時他曾在一年多內,就從幾乎零基礎的程式初學者,快速進步成系上程式解題排名前十的常客。但在同一時間,他也是同學眼中「什麼場合都看得到你」的活動咖,不僅是系學會活動長,也包辦過資訊營總召。
談到畢業求職時他謙虛地說,「原本對 MixerBox 的印象就是很多系上學長都會去的厲害公司,老實說能應徵上還蠻超出我自己預期的。」
實際上,他是被 MixerBox 公司人資主動挖掘邀約面試,並順利通過線上 HackerRank 、演算法題目等一連串測驗,成功拿到 offer。(MixerBox 軟體工程師面試小撇步)
然而,原本他應徵的職缺是後端工程師,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是,實際加入不到一個月,總是實驗創新的 MixerBox 就有了新的需求 — — 旗下產品「隱速瀏覽器」(AceBrowser) 需要打造一款兼具搜尋功能的新首頁。

問題是,這項產品的開發不僅需要後端開發,同時也包含大量前端工作,然而當時公司內卻根本來不及馬上招募到新的網頁前端工程師。
眼看這個專案可能不得不被迫延遲,Howard 想起自己曾在大學實習時做過幾個月前端開發,立刻主動對主管請纓,自願把專案接下來。
「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機會來了就要抓住,不管我有沒有那個資格,」 Howard 說。而他最終善用過去的前端經驗,加上後來臨時惡補的後端技能,竟真的只用數週的時間就把專案雛形做了出來。
主管 Carlos 記得,剛開始把專案交給 Howard 時,他只用了比預期還少一半的時間,就把第一個版本交出來,「當下對他的成果真的蠻驚豔。」
Carlos 觀察,起初因為剛開始內部對 Howard 的期待是一個初學的後端工程師,沒想到他不僅前、後端都可以做,對 UI/UX 也能有基本判斷,且遇到困難時亦自主展現出很好的解決問題能力。
近年矽谷流行所謂的「10Xer(十倍力人才)」。這不是指一人做十人份的工作,而是真正傑出的人才往往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完成工作,彷彿一個人就可以發揮十倍的效能。而 Howard 正是一個這樣的例子。
這也是 MixerBox 一直以來的用人哲學 — — Top Pay for Top Talent。
MixerBox 對於零經驗的新鮮人軟體工程師也開出月薪 13 萬起的待遇,保證讓「每一個成員都能夠享有其在人才市場上一流的薪資待遇」,背後初衷就是希望能吸引在專業領域有卓越表現、具備強烈自主學習能力與意願、且主動解決問題的 A 級人才,來做出世界級的產品。
而目前隱速瀏覽器的預設首頁及隱私搜尋功能,也讓這款由台灣研發團隊所打造的瀏覽器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獲得不少「有豐富內容的首頁」、「感受到能安心使用不被追蹤」的正面評價,同時在雙平台拿到 4.7 顆星的高評分。
人才密度高+創新專案多,MixerBox 讓高手快速變強
但 Howard 究竟是怎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從後端小白到能夠掌握全端技能的呢?
「其實最快的辦法就是跟厲害的同事學,」Howard 的答案就和他本人一樣,既坦白又直接。
他坦言,進公司前他除了實習期間勉強有過幾個月前端經驗外,對後端開發其實很陌生。但 MixerBox 的最大好處之一,就是團隊成員都是高手。所以只要遇到不會的東西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跟這些高手學習、模仿他們。
「跟厲害工程師接觸久了之後,你就能大概觀察到他們的工作模式,」Howard 說,同組的工程師如佐佐、Seoker 和 Benny,都是讓他在短時間內功力大進的最好老師。
他經常觀察他們在開始一項專案前,如何先構思專案結構、如何先設想未來會有哪些發展的可能,然後如何預留空間和彈性。如此吸收高手們的經驗去嘗試,再依照實際狀況做變化。在程式開發的實務工作中,沒有什麼比這還要更快掌握一流技巧的方式了。